在廟口第一家吃過午餐後,原想搭鹿港環鎮接駁巴士到龍山寺,但找不到站牌只好先逛鹿港老街(古市街).鹿港古蹟保存區是台灣第一個以古市街保存的範例而且是清朝閩南式建築,泛指瑤林街,埔頭街,大有街一帶.
新祖宮(鹿港鎮埔頭街96號)是台灣唯一一座由乾隆帝下令由官費興建的媽祖廟,也稱做[敕建天后宮],所以在廟前有[文武官員至此下馬]的碑文(非原蹟).
鹿港公會堂(鹿港鎮埔頭街74號)現為[鹿港藝文館]使用內有展覽.一旁是南靖宮主祀關聖帝君,另一旁有家柑仔店,此時有戶外教學的小學生出現,為原本寧靜的老街帶來一些活力.
老街的住戶店家喜歡貼手寫春聯,後來才知道這裡的春聯文化相當有名.四知堂是楊府. 前坑衍派是郭府.
合德堂是施府.
著名景點[半邊井]位於瑤林街12號
"門楣上題有[三槐挺秀]透露王家為書香風雅之士, 街邊牆邊一口門裡門外各半的半邊井, 便於供鄰居過客汲用, 甘露均霑,發揮了敦親睦鄰傳統美德."
老街的君子巷.(~~宅媽誤以為這就是有名的摸乳巷)
老街上有各式各樣的懷舊商店:
縣定歷史建物的友鹿軒(鹿港鎮瑤林街18號): 古典民藝品,童玩
友鹿軒是一狹長的商舖街屋,鹿港清代時期的大型船頭行之一,現貌仍保有舊有街屋格局,內有兩座樓井,有利於房屋內部的採光.現今店面及一進正堂部分,為傳統古物及紀念品販售展示空間,二樓擺置百年前的鴉片床及典藏的古董民藝品. (~~宅媽不知道二樓能上去啊)
春林雅堂 (鹿港鎮埔頭街8號): 創作藝術品,古董,民藝
鹿港烏魚子 (鹿港鎮埔頭街10號):難得見到用曝曬法製作烏魚子. 早年鹿港以產「烏魚子」聞名,早期鹿港流傳一句諺語:「要吃烏魚不穿褲﹝當掉褲子﹞」,可見當時鹿港人喜愛之程度.
鄭玉珍糕餅 (鹿港鎮埔頭街23號):百年老店,名產鳳眼糕.在金門街70巷7號(龍山寺廣場旁)也有店舖.
二鹿文物 (鹿港鎮埔頭街18號): 古董,民藝藝品類
在老街囡囡醬吃了草莓糖葫蘆, 我們買了手工陶瓷精油瓶,顧著選購忘了拍照,連店名都不知道,拜讀了格友[卡內麻]的文章才知道是大觀園.
囡囡醬吵著要休息只好折回天后宮香客大樓.在東華素食麵茶(鹿港鎮中山路409號)吃麵茶(NT$25),香甜濃稠好好吃哦.
資料來自鹿港老街 http://historic-street.lukang.gov.tw/home.html
延伸閱讀
[20121225]糊塗宅媽遊台灣-鹿港十宜樓+龍山寺+鼎泰興水蒸蛋糕+一番町鍋物
[20121226]糊塗宅媽遊台灣-鹿港第一市場+丁家古厝+民俗文物館